
4月15日,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大会以“竞逐人形具身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代表 1500 余人,聚焦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产业协同,全面展现了我国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突破动能。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上,千寻智能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斩获 LeadeRobot 2025 年度具身智能算法革新奖,并入选 2025 年度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最具投资价值榜单 TOP50。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千寻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与鼓励。
千寻智能(Spirit AI)成立于2024年2月,是国内领先的AI+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公司。公司团队成员来自UC Berkeley、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字节、小米、腾讯等知名企业。成立短短一年多,千寻智能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理念,已成功完成多轮融资,并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与学习算法,让通用的机器人伙伴走进千家万户,驱动世界迈向智能机器人时代。
大会期间,千寻智能联合创始人高阳发表了主题为《如何解决机器人数据瓶颈》的精彩演讲,深入剖析了具身智能行业在数据采集环节所面临的挑战与突破。高阳博士指出,具身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然而当前行业面临三大核心痛点:数据匮乏、数据采集难度大以及缺乏机器人冷启动数据。与大语言模型依赖的海量互联网数据不同,具身智能需要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与环境交互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难以获取且成本高昂。
针对这些痛点,高阳分享了千寻智能的创新解决方案。千寻智能通过海量视频数据预训练模型,利用 Any-point Trajectory Modeling for Policy Learning 技术,实现了从视频到机器人策略的有效转化。这一技术使机器人能够从视频中学习动作轨迹,并在真实环境中执行任务。此外,高阳博士还强调了数据规模对模型性能的重要性,指出数据量与模型的泛化能力呈幂律关系。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千寻智能的具身大模型在任务能力上实现了从 5 项到 50 项的扩展,展现了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本次大会上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超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2.39亿元,占全球半壁江山;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约52.95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52亿元,占全球44.6%。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趋势下,千寻智能正凭借其领先的AI与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加速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未来公司将持续快速迭代具身智能技术能力,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与学习算法,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实现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贡献更多力量。